Wednesday, March 04, 2009

向內探求的空間與品質


* 學校的老師是否”靜坐”?
- 記得曾經有一位Dada(阿南達瑪迦修行系統的出家人)告訴我: 以前每次到印度去見上師時, 巴巴都會問學校的老師有沒有靜坐
- 靜坐--> 靈修也許不是一般學校老師所需要的鍛鍊, 但為何在”新人道教育”中上師會如此的強調呢?

* 內在心靈品質
- 14~15年前, 我也曾在阿南達瑪迦的幼稚園服務2年多, 之後就開始四處去推廣兒童瑜珈, 我曾經服務過的單位有: 幼稚園, 學校, 安親班, 社區…., 其中接觸到無數不同的孩子, 直到最近再度又接觸到”新人道教育”理念所教育出的孩子
- 我深深的感受到:
當學習是發自內在的渴望~
當努力不是為了得到獎品, 讚美~
當專注前進不是為了競爭比較~
當互助是發自內心想助人的慈愛~

這一切都是”內在心靈品質”, 在”新人道教育”中, 老師的心靈品質是一切的基礎, 每個人的內在都應具有”自我接納”, “自我覺察”的特質, 這是從向內心靈空間所發展出來的特質, 這不只是大人, 只要有”人身”都是可向內探求的, 小孩的心靈空間是何其廣大, 無限, 這是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寶藏.

* 內在的空間不是外來的物質知識可取代的
- 我觀察到學習只是為了得到獎品讚美的孩子, 一但沒有外在的鼓勵, 學習就失去了動力, 我也看到許多的孩子從小被大人的價值觀所填滿, 所以這些孩子失去了對”自身”的認識, 當這些孩子誤認為專注等於用力時, 他們的身體就會變得僵硬緊張.
- 當心靈內在的空間有被發展出來, 孩子的內在是滿足的, 內心的平靜, 祥和, 喜悅, 不是外來的”物質”, 更無法被“知識”所取代, 一個內在滿足的孩子是不會無理取鬧
- 再度回到幼稚園, 我看到現場混亂的秩序, 不守規矩的孩童, 但祂們被對待的方式, 不再是被”處罰”, 被”隔離”, 或被”貼上壞小孩的標籤”, 取而代之的是”接納”, 孩子了解自己的不完美是可以被接受的, 他們也深切看到體悟到別人真心接受不完美的他自己, 他的內心會被感動, 並變得柔軟溫暖, 一個自知自己是被接受的孩子, 才會更有能力去接納所有外在的人事物, 包含一切不完美的人事物, 他也都能接納.
- 正向學習-->用正面的方式, 喜悅接納的心靈, 會創造出更多的喜悅與接納, 從混亂的過渡期中, 孩子和老師都更學習到用正性的能量來看待整體的狀況, 我想這是我在幼稚園這五天中最大的感受吧!


呂怡慧 2009.1

0 回應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